圖:澳門日報
那天列入林君朗遺作《雲上的十八歲》的新書發佈會講座,講者是香港戰地記者張翠容和澳門文化人李展鵬,來的人許多,滿座之餘,站着聽的也圍了好幾圈翻譯初時以為是講的人有號令力,但在講座結束之時,才發現列隊結帳的稀有十人,幾乎人人手上都拿着君朗的書。那時即想,澳門大概很少會有大排長龍買一本二十歲出頭的年青人的書的場面,事實上,那是鉦昱翻譯公司第一次見到。
文: 原載2018年07月19日澳門日報「濁世備忘」專欄
其實講座竣事時,就見到良多手捧着君朗書的聽眾,紅了眼眶在翻看着書中的文章,好像各人都滿滿地感動讀到他為生命留痕的文字翻譯君朗的大部份作品,我也是因為遺作的出書才讀到翻譯講座中提到為甚麼會選了那篇〈雲上的十八歲〉做書名,我立即好奇掀開來看。文中記實了君朗十八歲生日那天剛好初次獨自伺機外出闖蕩的末節,當中有個小掙扎,是要不要告知空姐那天是自己的生日,然後,他說了,空姐們就請君朗到工作間,替他慶生,唱歌加上有紅唇印的賀卡。鉦昱翻譯公司在這篇文章中,讀到君朗對世界的好奇——傳說在機上出身可以平生免費乘飛機,那究竟在飛機上跟空姐說出本身的生日會有何成果?也讀到他的親和與惹人愛好——空姐會弄來沒燭炬的蛋糕為他慶生,讀着讀着,哀而不傷,覺得君朗就像個給空姐寵在飛機工作間的興奮男孩,他會一向都在,在雲上繼續遊歷,繼續探詢,繼續笑。
在雲上,永遠十八歲
像君朗爸爸說的,讀到君朗的文字,表情會平復。我想,那是因為文字見證了君朗短暫生命的豐富力量和色采。幾個跟他一路習畫的小朋友聽了講座,進展能領略君朗留給年青人的主要啟示:世界可以很大,生命可以很精彩,
謝謝君朗!
文/林玉鳳
以下文章來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agnesmacau/post/1375887142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公司02-23690937